【编者按】“十大品牌”的评选由来已久,橱柜十大品牌的评选,正方兴未艾。有官方评选的,也有媒体评选,更有甚者是自封的。有的企业趋之若鹜,也有的企业唯恐避之不及。毫无疑义,橱柜十大品牌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行业应如何去认知、评选,官方、媒体、企业,以至消费者、经销商应该如何看待、参与“橱柜行业十大品牌”评选?中橱网以独特视角,剖析“橱柜十大品牌评选”的是与非。
“十大”由营生渐变成一种恶俗

“十”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也许是源于人类有十根手指头、十个脚指头的缘故,“十”在初始的定义中,是比较褒义的,表示“多、久,到达定点”。“十全十美”“十分”“十足”等词义由此而来。在数学领域,“十进制”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十”字是由一个横一和一个竖一组成,其音意即由“恒一”“树一”。“十”的哲学意义在于教育人们树立一个目标或者一个志向,恒下一颗心,坚持十年,必有大成。十字架是基督教的神圣符号,代表仁爱、友善、宽恕、和谐。佛教也有“五戒十善”倡导“净”“善”。

“十年”是一个人生的大年轮基数,“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内战”“十年文革动乱”“十年一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于人生,以及历史、政治、教育、人生的理解与定义,“十”都是充满了特殊的意义。人生有几个“十年”?

基于“十”对于人的特殊意义,专业研究发现,人们很难记住十个以外的东西。学校里面的老师也许往往对成绩经常排名10名以内学生印象深刻,十名之外的就记不清楚了;要人们说出自己熟悉的歌名,说到第十首,超过十首,就很难记起了;同样,要说出十个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手机品牌相对比较容易,十个之外的就少有人知了。

很快,商业很快就关注了这一特性,并运用到了商业领域。“十大”“Big ten”应运而生!香港无线《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1984年开始以来,风靡几十年,让一批批明星,一首首流行歌曲脱颖而出,流行大江南北。由此,各行各业的“十大”评选也流行了起来,“十大”逐渐称了一种“营生”,赚钱的方式。

“十大旅游圣地”“十大国外必去景点”“海外十大名校”“十大最具实力选手”等等数不胜数,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在民众的快餐式“十大”消费意识下,“十大”由此成了一个聚焦的噱头,一个营销的工具。甚至有专门经营“十大”的产业:十大品牌网、十大品牌门户。 更多阅读>>

橱柜行业“十大”热的三大因素

一个行业评选“十大品牌”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惯例。“中国××行业十大品牌”“中国××行业十强品牌”“中国××行业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行业最受消费者推崇品牌”“中国××行业最佳环保品牌”“中国××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行业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中国××行业最受经销商喜爱品牌”“中国××行业最具创新力品牌”“中国××行业标杆企业”等等不一而足。同样在橱柜行业也非常流行。

应该说,存在即合理。“评选”的流行,是因为市场有了“需求”,所以就会产生各种评选。就橱柜行业来说,品牌“评选”的兴盛的原因,窃以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行业发展的需要——聚势。

中国橱柜发展历程不过20年,企业的实力,以及品牌的知名度都不高,产业的集中度,行业的成熟度不够,外界对橱柜行业的关注度也是不多的。行业的引领者、管理者们要考虑如何让社会、企业、消费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行业上来,简而言之,就是需要“聚势”——聚焦行业、关注品牌、关心服务,共同促进橱柜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举办吸引业内企业乐意参与的、吸引社会各界和媒体关注的“评选”有关活动,成了情理之选;

第二,企业品牌建设的需要——借势。

中国橱柜行业发展历程短,自然企业的历史也就非常短了。超过10年的企业,都是算是老企业了。很多企业都是从小作坊起家,发展到有百来十个人,年产值几千万。整个行业年产值上亿的屈指可数。年产值5000至1亿之间的企业也不是很多,这类企业有了10年左右的发展积累,经历了原始的从0到1的原始阶段,正在从1到2阶段即品牌发展诉求阶段过度。这类企业急需在行业及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和影响力,尽管评选活动是务虚为主,但通过参与评选而获奖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关注度,通过“借势”,能够确立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的知名度 更多阅读>>

橱柜行业“十大”评选陷入尴尬


行业的发展、企业品牌建设、品牌的经销商三大因素促成了行业“十大”之类的评选热。评选一度由原来的全国工商联家居装饰业商会橱柜专委会(衣柜专委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两个行业的官方机构牵头主办,相对正式、严谨而具有权威性的业内评选,后来渐渐地许多家居门户媒体也自己办起来评选,什么“最受网友推崇十大品牌”“××网最受欢迎十大品牌”“××网经销商推荐品牌”等等五花八门。相对官方的评选,家居门户媒体举办的评选权威性相对要弱,营销炒作、品牌推广的成份要居多。

随着评选的“泛滥”,企业参与评选热度骤减,评选活动有吆喝没应和,评选活动渐成鸡肋,陷入尴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评选活动仅限于行业内,商业影响力有限。

纵观橱柜行业的各类评选,评选、颁奖的名目无外乎都是类似的,但仅仅是在橱柜业内,少有跨界因素引入,自然关注度和影响力就有限了。起初的评选尚能吸引眼球,举办次数多了,模式和“审美”都进入了疲劳状态,一众评选多数成自娱自乐的活动。为什么叫“自娱自乐”?因为评选的参与者与关注着都是业内人士,众多评选的获奖者评来评去也是局限少数的几家。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对经销商的影响力有限,对普通消费的影响力更是有限。

此外,活动产生不了终端影响力,即“落不了地”,对品牌的成长和提升,对橱柜销售的改善帮助不大,自然而然企业的参与热度就减小了。这也是困扰行业的一大问题;随着近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甩膀子赚吆喝的评选活动渐渐陷入“冷场”。

二、大品牌淡出评选活动,品牌已立无意参选。

早些年的行业年会、厨卫百强活动,精英荟萃、企业汇集,一方面是整个厨卫行业爆发式在增长,大部分的企业发展势头都非常好,有精力也非常有需要通过各种场合把品牌亮出去;其次,大品牌借助良好的行业发展态势,有强烈的品牌构建、优化、深化的强烈需求,需要在“百家争鸣”的品牌竞争者脱颖而出。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大品牌(以一线品牌为主)都积极参与行业的先关评选活动,包括官方的和媒体的。通过几年的发展,随着大品牌的品牌地位的确立,市场格局的逐渐成型,这些品牌已经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需求,渐渐淡出相关的评选活动。比如博洛尼、韩丽等品牌,近年的评选获奖都少有耳闻。再加上最近市场的变化,一线品牌都在忙于自己内功再优化的务实工作,评选一类的务虚工作自然就放一边去了。更多阅读>>

橱柜行业需要哪类“十大”评选

尽管有关“十大”“十佳”诸如此类的评选渐渐陷入尴尬,但仍然有许多企业不明就里,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有一个牌匾总比没有好,一般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不会去深究这个牌匾的合法性、权威性、合理性。这也是为什么业内评选、牌匾泛滥的根本原因。“没王管”自然无所顾忌,想评则评,想选就选。以至于有些评选甚至明码标价,给钱就颁奖,从根本上脱离了评选的本质。不仅愚弄经销商,误导消费者,更置诚信经营于不顾,陷评选活动于不义了。

那么橱柜行业究竟需不需要“十大”“十佳”的评选,答案是肯定的。需要什么样的“十大”“十佳”评选呢?结合现行的评选的不足,我们认为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改良评选活动。

一、权威性与商业性结合

权威性的评选(包括一些认证)如,“十环认证”“驰名商标”“中国名牌”都是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十环认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授权;“驰名商标”是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和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和人民法院授予的,并由《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约束管理;“中国名牌”是国家质检总局每年举办一次、授予内地优秀企业的一个奖项,有《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约束管理。家居行业的“十佳”“十大”在权威性上略显不足,特别是获奖、获评企业产生的资格、流程上,欠缺足够的专业性、公开性,自然就不够权威了。加上获奖获评的品牌后续没有监督和管理机制,凸显了规范性不足,名誉与荣誉缺乏监督,自然就不够说服力了。

归根结底,家居业的相关评选活动,终究还是商业性的活动。商业价值是保证企业持续参与的源动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都具备了足够的商业价值。家居行业的评选,由权威的国家监管机构、协会牵头,联合品牌策划机构、大众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政府资源等把品牌包装、媒体推广、资源整合等商业资源整合起来,把商业价值最大化,并让参选的品牌从中获利 更多阅读>>

橱柜企业应不应该参与“评选”

市场需要有序发展,而评选活动五花八门,自然有关管理机构和行业监督机构也有相应的责任。对此,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对于那些非正规的、非权威的、非专业的,没有商业价值的评选,企业自然应该抵制,不去参加。但当正规的有价值的评选活动举行的时候,橱柜企业应不应该参与“评选”?什么样类型的企业应该参选?

随着行业大品牌对评选的参与度下降,评选活动少了一些大品牌的参与,自然也会在评选的规则上和项目策划上,为二线品牌量身定做,比如,“中国最具成长价值品牌”“十大区域强势品牌”“百强经销商”诸如此类的评选。

橱柜企业应不应该参与“评选”?应该说这是一个对时机判断的问题;什么类型的橱柜企业应该参与评选,这是一个切入点的判断问题。

第一,不谋一时,不足以谋一世。

时下正是橱柜市场低迷时期,一众橱柜企业忙于向内解决、优化自身的问题,市场策略和品牌营销的策略整体的势头呈现出一个“收”的局面,无论是团队人员的数量还是品牌营销推广的投入,普遍都在缩减。

不谋一时,不足以谋一世。市场越是低迷,正是品牌越要发力营销、推广之时。当别的品牌都在收缩,你反而大张旗鼓地往外推广、拓展,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在低迷时期加大投入,是一项积极的市场公关信号,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为企业的员工、品牌的加盟商、供应商合作伙伴增强信心。

第二,不谋一势,不足以谋一事。

纵观橱柜行业,生产硬件、工艺技术、产品功能等硬件的差异很小,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品牌上面。品牌为什么有差异?除了所谓的定位的差异,其实核心的差异是品牌的“势”上面 更多阅读>>

橱柜企业应该如何参与“评选”

对于欲寻求品牌突破的中小橱柜企业、二线品牌来说,参加评选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品牌推广、突破的举措。但是,评选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项品牌公关行为,也是一项市场营销行为。需要引起企业上下的一致重视。

首先,参与评选,要解决“名副其实”的问题。

名副其实,首先是企业要具备与评选条件相近的实力,具备相应的资质。熟话说,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饭;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企业要掂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精力来应对评选;其次,企业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要树立一个“评选”优化系统思维,不是为了评选而评选,而是通过评选,把品牌内部梳理一遍:提升人员素质、产品品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对应评选条件,进行内功再优化。第三,要有相应的运作团队跟进参与评选的活动,体现企业在品牌运作上的专业。

其次,参与评选,要解决“名正言顺”的问题

名正言顺,第一,企业的对外形象与宣传,要与参与评选、获奖相符合;第二,企业中高层在对外宣讲,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对参与评选、评选获奖要有统一的、系统的、思想性阐述,突出企业在品牌营销上的思想性、文化性;第三,品牌参选、评选获奖,要在销售网络,特别是终端店面体现出来,把店面的形象、团队的形象、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体现出参选、获奖品牌高度来。

参与评选,是一次系统的品牌营销过程;参选获奖,更是一个品牌升级的新的起点。思想有多远,企业就能走多远。橱柜企业之间的差距,与其说是品牌的差距,不如说是企业运营思想的差距。比起评选,橱柜行业更需要的是思想的革命。 更多阅读>>

【结语】:正如“经济越差,裙子越短”的理论一样。橱柜行业正遇到前所未有的颓势局面,“橱柜行业十大品牌评选”也变得越来越脱离了它本来的意义,变成另一番模样。这么多“橱柜十大品牌”,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只要“用心”看,自然也就看出个所以然了。

往期回顾
关于中橱网 中华橱柜网 | 联系我们 | 橱柜加盟| 配材推广 | 广告服务 | 新闻服务 | 专题设计网站设计| 广告画册设计 | 橱柜人才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沪ICP备09013522-7号 中橱网 中华橱柜网 QQ:76963211 E-MAIL:76963211@qq.com